多年不孕很困扰?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3-05-01 14:49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有一种说法认为,继发性痛经(开始不痛,后来才逐渐出现的痛经)很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医师是无法根据痛经的症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确诊。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位置,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异位内膜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还是发生在盆腔内,其中以卵巢最常见,常形成囊肿,叫做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由于囊肿内含有反复周期性出血引起的深棕色的液体,颜色有点像巧克力,所以又被称为巧克力囊肿。
到目前为止,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致病机理仍存在不少争议,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经血逆流可能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这种说法认为是含有子宫内膜细胞的经血,从输卵管末端逆流进入盆腔,从而导致内膜异位。一些女性自身机制无法有效地清除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这些细胞就会在盆腔种植、生长,并在激素的持续作用下不断蔓延,形成异位病灶。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和正常的子宫内膜一样,会随着雌激素、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也会发生周期性出血。但它和正常的子宫内膜不一样,它的变化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器官发生一定的变化,容易发生炎症,引起盆腔粘连或形成瘢痕组织,引起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此学说对出现在盆腔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解释是比较合理的,但其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还可出现在盆腔以外的组织,如肺、鼻等。例如,有些女性会有与月经周期同步的咯血、鼻出血等,这种情况就不能用这个学说来解释。
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和明确的致病机制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因,但却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思路。
相信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有什么样的影响?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育问题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会影响婚姻生活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常见的影响有哪些。
1. 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及痛经。这些影响不是定性依据,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多加重视,及时进行前往医院检查、诊断。
2. 包块:许多患者都有包块,主要表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它会随着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而持续增大,也可能会破坏部分或全部正常的卵巢组织(包括卵子),易导致卵巢功能减退,长期下来容易引起月经的异常。
3.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育和不孕有密切关系,而且是不孕的重要原因。育龄女性中有25%~50%易患上内膜异位症,而这些女性中的30%~50%会出现不孕。不孕女性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是一般育龄女性的6~8倍,而且存在明显的反复性或早期流产的倾向。
通常来说,对于一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上是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更好的疗效,一般先需要考虑非手术治疗,如期待观察或药物治疗,之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直接或间接抑制排卵,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达到治疗的作用。
最常用的药物是复方口服避孕药,最好每天服用,也可以随着月经周期使用。30%~60%的患者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疼痛。
还有许多临床医师会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药,其通过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导致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可使70%~90%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萎缩。不过这种药物比较昂贵,并且需要每个月注射1次,多次使用可引起头痛、潮热、抑郁、失眠及阴道干燥等类似于绝经期的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很多没有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青春期患者,或者暂时无生育计划的年轻患者。其机制是抑制排卵,那就意味着无法妊娠,因此药物治疗不适用于积极备孕的患者,但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有益的,其在抑制病灶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盆腔疼痛等不适。
当包块较大(多数认为直径>4 cm)、性质不明、增大过快时,不孕且经体外受精治疗无效,以及痛经且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自然妊娠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相对较小(<4 cm)、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如卵巢功能减退、男性精液问题、输卵管问题等)、高龄、不孕年限较长等情况时,可以优先考虑行试管助孕。此外,对于复发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或中、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试管助孕仍是首选。
无论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试管助孕,都有对应的风险和利弊,而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耐药性也不一样,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因此还要配合检查,听从医师的医疗评估再慎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现在的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相对而言还是较为成熟,患者增强信心,积极接受治疗。